行业动态
自从2013年1月8日工信部颁发虚拟运营商牌照,有关“虚拟运营商很快就要打败三大运营商”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这边某律师刚刚因为违背契约精神而在“流量月底清零”一案上败诉,那边马上有虚拟运营商说了:“我们流量月底不清零,替用户痛击三大运营商软肋。”还没等人回过味来,那边又有虚拟运营商说了:“流量不清零算什么,我的卡不仅不清零,打三家运营商的电话还都不要钱!”这不还没放号,虚拟运营商们就打起了嘴仗,仿佛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它们一出手就会将三家运营商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虚拟运营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思维间的抉择
纸上谈兵虽然容易,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根据网易科技最近提供的一组数据,从工信部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至今,仅有14家企业开始发放170号码,不少企业至今仍未放号。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虚拟运营商累积获得的用户数仅为20万。剔除掉企业为推广赠送给媒体和名人的号卡,真正付费购买虚拟运营商号卡的用户更是有限。
为什么拥有“互联网思维”的虚拟运营商们发展远不如被它们诟病已久的传统运营商呢?面对这个问题,虚拟运营商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传统运营商。它们认为,虚拟运营商批发的成本甚至高过了三大运营商给普通用户的资费。由于成本较高,虚拟运营商的套餐缺乏竞争力,自然吸引不了新用户入网。雪上加霜的是,用户数有限的虚拟运营商难以在谈判中取得优势,于是只能死循环,被迫承担高成本的苦果。
然而情况果真如此么?查看三家运营商提供给虚拟运营商的批发价不难发现,除了表现并不积极的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两家运营商普遍选择了销量越多,单价越便宜的批发策略。和我们常见的流量包类似,用户承诺每月使用的流量越多,每KB单价也就越便宜。通过这种策略,运营商既可以促进用户对流量的使用,又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可以说是激励与促销相结合的一种策略。而对财大气粗动辄上亿补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将发展乏力的原因归咎于成本显然难以成立(想想打车软件的巨额补贴)。
那么传统运营商给虚拟运营商的成本真的高过大众用户么?先来看看2013年5月的这组数据:
中国电信:当发展用户平均ARPU<50元时,批发价格为日常价格的52%;ARPU:50-100元时,批发价格结算公示为52%-0.24%X(X=用户ARPU-50元);ARPU>100元时,批发价格为40%。
中国联通:按照国内语音主叫0.15元/分钟;国内流量价格0.20元/MB;国内短信0.10元/条;国内彩信0.60元/条。转售企业当年累计销售0-1000万元,折扣率70%;1000万元以后,每增加2000万元部分(试点期内为每增加1000万元),折扣率增加一个百分点;折扣率上限为基准价格的60%。来电显示资费为5元/月。
从上面的数据中不难发现,中国电信给虚拟运营商的价格最为优惠,中国联通则相对较贵一些。虽然如此,从实际放号的虚拟运营商来看,和中国联通合作的互联网企业反而远多于中国电信(比如阿里、蜗牛、京东等主推的都是联通的GSM/WCDMA卡)。不难看出,虚拟运营商往往首先考虑运营商的网络制式是否有利于自身业务的推广,而成本并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放号一年多以后,拥有心仪网络的虚拟运营商却又把发展乏力的原因归咎于“成本过高”,这只能令人啼笑皆非。
不仅如此,运营商给虚拟运营商的批发价并没有虚拟运营商宣传的高过普通用户的价格。以上述中国联通为例,提供给虚拟运营商的国内语音(不分长途漫游本地)成本在0.09-0.105元/分钟之间,每MB流量在0.12元-0.14元不等。由于没有套餐限制且月底不用清零,虚拟运营商所承担的成本并没有其宣传的那么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只有月使用费一两百以上的用户才能享受到比虚拟运营商成本更低的资费,绝大部分月使用费在100元以下的用户都不可能享用到虚拟运营商所说的低资费。一般来说,语音资费低了,数据资费就会较高。数据资费低了,语音资费也会相对较高(更不要说高昂的长途漫游费和月底清零的限制了)。正因为如此,所谓的“批零倒挂”只是用特定套餐的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后的刻意曲解,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公正性。
一边声称拥有“互联网思维”,一边却仅靠三大运营商的批发零售价格差获取利润,甚至因为成本问题“发展乏力”,这样的“互联网思维”实在让人贻笑大方。毫无疑问,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虚拟运营商应该将号码和自身的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以号码带动自身业务的发展。比如阿里通信,就应该和淘宝支付宝之类的业务紧密结合,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像蜗牛移动这样的游戏公司,就应该把游戏作为号码的卖点。如果仅仅把目标仅仅放在和传统运营商的价格战上,忘记了自己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的目的,那么再怎么低的成本也难以挽回失败的局面。
精彩瞬间
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