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互联网思维的讨论好像快要取得全民共识之际,特别是其中几个形象比喻已经在普通人中琅琅上口之际,马云马化滕等大人物却在某个重要场合纷纷表示“风口之猪”并不是一个好的比喻。当然,我们这个时代从来不缺伟大新概念。目前看来最热门的术语当属“互联网泼辣斯 (互联网+)”。政府工作报告分明说其只是一个政府层面的行动计划需要推进,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纷纷表示自己必须站在潮头,自己的企业当仁不让。
对互联网及其理念的追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人心,互联网的力量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无比。但互联网思维毕竟只是“中国概念”,特别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和IT媒体的表达用语,在国际范围内这种专门圈定起来的“思维模组”好像还不曾出现。
事实上我对互联网思维概念的适用范围一直持保留态度:如果在这个全面互联网化时代确实有互联网思维, 那一切“非互联网思维”是不是属于落后保守范畴,属于需要清理整顿推倒改变的对象?我更多地喜欢用“数字逻辑”的概念来表述。其中我列了10类:平台化,内容驱动,按需定制,网状架构,大数据,社会化倾听,二八法则,长尾理论,娱意化,众塑,极致体验,迭代试错。之所以使用“数字逻辑”,是说其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在数字化进程发挥主要作用的场合。当然,客观世界决不是单纯由数字或数据构成, 于是“物理逻辑”自然也是其存在的理由。
比如,“试错”或者“迭代”或者“迭代试错“是数字世界的现象,或者法宝,但在物理世界中并不一定可行。 一个APP出来不完善, 到了夜间悄悄发个补丁,自动修补一下, 升级一下, 可能对客户来说感受还不错。但是你要卖个日本马桶给客户, 其冲洗力度,水温范围,垫圈加热温度,用水量控制,是不可能经常上门给客户修错补丁升级的。设计出来一种型号,在市场上总得卖个几年为好,没有必要,客户也承受不了刚买完那个型号就退市了。此外,二八法则,长尾效应也均为数字化时代的特征,众塑,或众包,也通常是一些可以数字化的场景。
无论如何,我以为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当属“极致体验”。这种体验,在大多数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中,首先表现在产品上。 工业时代典型的售后服务退居不太重要的脚色,因为大多数的数字产品或物理产品中的智能模块,可以自我修正升级,而通用硬件部分的质量由于技术进步也变得更加坚固耐用了。但极致体验决不仅仅是功能体验一种, 随着Io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成为趋势和普世,极致的交互体验, 极致的流程(逻辑)体验,和极致的环境体验都是极致的完整体验的组成部分。
既然体验维度这么多元, 而IoE又是围绕逻辑流的精彩规划, 那体验设计与运筹就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比如滴滴打车, 需要根据大数据的积累来设计,运筹订单的分配,乘客期望值的调控, 司机行为的奖惩, 和客户交互的持续进行, 由此分别设计了乘客与司机的现金奖励计划,以及乘客和司机的积分计划, 并运用大数据—地点,距离,时间,位置,各类历史数据来精准计算。从单独的营销活动或者促销活动, 到在服务递送过程中连续地动态发起,实现各种客户交互,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户运营。
这种客户运营, 常常需要模糊产品,营销,销售,服务各部门的功能划分,需要对客户体验最优化的逻辑归纳与设计,需要利用大数据的持续更新与优化。这种客户体验, 包含着互联网思维的众多要素:比如平台化,比如娱意化。
目前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是Uber,这家互联网公司不拥有车辆;全球最热门的媒体公司是Facebook,这家互联网公司自身不产生任何内容;全球最有价值的零售商是阿里巴巴,这家互联网公司自身没有任何库存;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提供商是Airbnb,这家互联网公司自身不拥有任何房地产。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是建立在IoE的卓越设计基础上的客户运营。
精彩瞬间
Moment